
預制菜,已經成為餐飲界又一新風口,也成為生鮮電商盈利突破口。
安信證券研報數據,2021年預制菜市場規模約為2100億元,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。而山西證券則認為,2021年中國預制菜空間規模預計為3459億元,同比增長18.1%,未來3~5年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。
萬億級的市場潛力,推動著資本與生鮮電商業的巨頭快速跑步入場。據36氪和天眼查數據,2013年至2021年,預制菜賽道共發生71起投融資事件,披露融資總金額超10億元,涉及項目42個。但從融資時間來看,2015年和2016年出現融資高峰,分別有14起和17起。同樣也是在2016年,盒馬進入了預制菜業,次年推出了小龍蝦這類預制菜爆品。
實際上,預制菜行業真正火熱在疫情期間。36氪和天眼查數據,2020年預制菜賽道熱度再起,2020年和2021年預制菜賽道共發生23起融資。受就地過年等因素影響,消費者用餐方式正發生著轉變,更多人愿意選擇在家吃飯,滿足更加方便、健康的心理訴求。也正是基于此,2020年后,叮咚買菜、每日優鮮也相繼推出了預制菜業務部門。
可見的是,龐大的市場潛力吸引生鮮電商競相涌入,但預制菜高利潤空間才是大家更為看中的。
叮咚買菜方面透露,“以預制菜‘拳擊蝦’為例,去年上線2個多月就實現了8000多萬的GMV;而預制菜自有品牌商品提高用戶粘性,同時也提升了毛利率和客單價。拳擊蝦券前毛利率為33.8%,高于整體券前毛利率,包含拳擊蝦訂單的客單價比平均訂單高73.9%,達98.9元。”預制菜也是叮咚買菜近期毛利表現部門。數據顯示,“2021年第四季度,公司預制菜GMV達9億多元。”
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有問題請和我聯系刪除!